20150421 AM730 專欄 蔡海偉 同一天空 培育社會創業家
經過十年,港人開始認識社會企業,這種有經濟和社會雙重目標的營運模式迅速發展,目前有527個社會企業單位,較去上升15.3%,而相比2007年,升幅更逾一倍。
不過,由構思到實行,建立社企和社會創新項目並不容易,尤其在資源方面會遇到不少困難。上星期我與機電工程署百多位年輕同事分享社會企業及社會創新的概念,便有多位參加者詢問政府是否有資源協助有創意的人士開展社會企業,而社聯又會否提供支援。
政府去年成立的「社會創新和創業發展基金」正為有心人提供解決方案,基金委聘四家機構負責設計及執行各種能力提升和創新計劃項目,並提供配對基金。
社聯作為其中一家協創機構,將會為不同階段的社創項目提供協助,包括「原型」有初步構思及實踐計劃,但仍未嘗試執行;「創業」曾作初步嘗試;以及「擴大規模」運作成熟的計劃,期望能擴大規模,以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計劃對象並不局限於社福機構,無論你來自商界或專業界別,只要有好點子,也能申請基金。在這開放的平台上,相信會有不錯反應,尤其是年輕人。
社企和社創概念廣為接受,原因不離我們對自身的反省,無論打工抑或做生意,除為改善自己生活,也應該有份使命感,幫助弱勢社群之餘,也令身處社區變得更美好。這也切合今天年輕人對參與社會的訴求,以至對人生價值的肯定。
事實上,如果我們能為社會多想一點,多行一步,就算面對逆境,也能安然度過,轉危為機。
新聞來源:
AM730
下載檔案: